2024年中国电单车的保有量已超过3.5亿辆。预计到2029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2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0%。如此规模的电单车数量对城市运营来说提出了巨大挑战,其中停放问题以及充电安全问题首当其冲。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规划电单车充电设施的无线充电方案,制定了相关的运营管理服务规范,以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例如北京市于2023年3月30日发布《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充电设施具备远程通讯功能,并接入北京市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监管平台,以实现对充电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079—2023 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规范.pdf
上海市在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方面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规划资源的实施意见,旨在合理布局充电设施,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也制定了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建设管理工作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市级、地区级商业中心充换电柜基本覆盖,并建成高水平充换电柜,以满足外卖、快递等配送行业的充电需求。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采用无线充电方案解决充电安全问题,同时运用车联电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在各运输方式间的传输交换,打造合理、协调、高效的交通运行体系。
根据融电云内部测试数据显示,试点区域内的电单车充电效率提升了30%,用户满意度显著提高。从充电速度来看,用户普遍认为无线充电比有线充电更快。平时有线充电需要6到8小时,而无线充电只需1-2个小时即可充满;从操作便捷性来看:无线充电的操作过程简单且安全。用户只需将电单车停放在指定位置,找到智能储能柜大屏幕进行扫码即可开始充电;从成本角度来看,太阳能光伏棚每日产生的清洁型电能足够提供用户充电,充满一次电的成本仅需1-2元,未来成本还会更低,甚至可以提供免费充电。
不过无线充电最重要的突破其实是在“安全”方面,主要体现在:
1、融电云无线充电消除了插头和插座的直接接触,这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短路和电击的风险。尤其是在潮湿或恶劣天气条件下,骑行者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2、融电云车联电数字化管理平台包含智能车辆管理技术、电池管理技术、车电联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充电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这种监控系统能及时发现异常,自动停止充电,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3、融电云内置过充保护机制,当电池充满后,会自动切断充电电源,防止电池因过充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许多设备具备过热保护功能,确保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电单车无线充电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其安全性和便捷性将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更好的体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行业前景广阔。作为消费者和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我们应当关注充电安全,选择安全可靠的充电方式,确保每一次出行的安心与顺畅。让我们共同期待,无线充电技术为电单车行业带来的更多创新与发展!